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Meggibeer

帶小折去冰島 × 英國Download音樂祭!背包旅行之裝備與穿搭篇



嗯這篇的標題有夠長~這次的計劃本身就是很複雜 (第一次揹背包+音樂祭+冰島+帶小折),正是因為這樣,才逼得我要做更進階的裝備功課。

那這樣的裝備研究適不適合大家?我覺得是絕對適合的,因為到這個地步,要做的其實是減法而不是加法,而我在親自體驗後,覺得旅行正是一個練習減法的大好時機。

當你了解到,自己只要一個背包就可以行遍天下,而不需用大行李箱將自己的「家」給搬出來...你以後就會更關不住...(供三小)

我去年寫的 音樂祭裝備清單+打包技巧 很高興讓大家覺得實用。這次算是「簡化+進化」的版本,以下是我把之前3~5星等級的內容複製過來,並附註這次的調整內容:

★★★★★ 重要:

1. 運動鞋搭配防水鞋套、以及雨靴 (至少擇一)

→ 更新:Gore-Tex健走鞋+綁腿

2. 斗篷式雨衣

→ 更新: 大衣型的雨衣

3. 折疊椅

→ 更新:更簡易的PVC折疊椅

4. 薄外套 (最好用,可帶兩件換洗)

→ 這次真的帶兩件

5. 寬邊帽 (可防水佳)

→ 更新:這次帶鴨舌帽的形式

6. 輕量的包包

→ 更新:這次用防水側背袋

★★★★ 有帶會很快樂:

1. 長型毛巾/沙龍

2. 酒壺 → 刪,歐美大多演唱會不能帶 

3. 按摩球、痠痛藥膏、休足時間-太重了刪

4. 好襪子 → 更新:這次真的帶超好的

5. 雨褲 (有穿還是比較方便,順便保暖)

6. IC儲值卡,搭配附繩卡夾 → 刪,在歐洲沒這系統

7. 濕紙巾

8. 手錶

9. 活性碳口罩→ 刪,歐美音樂祭的廁所意外乾淨

10. 行動電源

11. 游泳浴巾 (比傳統浴巾薄很多)

★★★ 可以帶:

1. 手電筒 (會比較安全) → 刪,沒那麼野外

2. 水壺→ 刪,歐美大多演唱會不能帶 

3. 防曬乳 (需要的機率是一半,小罐即可)

4. 備用眼鏡

5. 防水風衣 →總之就是第二件防水裝備

6. 報紙 (晚上塞鞋子吸濕)→ 刪,在歐洲乾得快

7. 壓力小腿套 (減緩腿漲)

8. 防盜貼身包

9. 一些夾鏈袋備用

以下做深入介紹:


  • 再說一次,好鞋帶你上天堂

我上次帶的是雨鞋,還有一雙Gore-Tex面布的健走鞋。這次能帶的行李有限,只帶了後者。雖然曾經對防水長筒靴心動,不過我終究想起來,當初挑這雙低筒鞋的原因:省空間。

而且我覺得上次的用法,有點低估這雙鞋,這次就讓它表現一下吧!

這種鞋型比較讓人擔心的事情是,下雨的時候,襪子會不會從腳踝濕掉?而我今年才找到對的附加裝備,就是「綁腿」。

我們一般看到的,會是長度及膝的長綁腿,而我真的是看了裝備書籍之後,才知道還有短版綁腿的選項。


 好看又方便!

短綁腿最大的好處,是晴天也可以穿,防止泥沙進入鞋子。而下雨時,雨褲的褲管要覆蓋在綁腿之外,所以綁腿的長短就沒那麼重要。這樣的組合超讚啊!

這次很幸運的,在英國音樂祭的期間幾乎沒有下雨。但之後到冰島,就遇到陰晴不定的驟雨天氣,還走到瀑布後方噴個全身,結果都沒什麼問題,乾爽到底,鞋子和綁腿都沒有讓我失望。


這次遇到最猛烈的情況,是在冰島的冰冷驟雨中騎小折。照片當然是雨停時拍的。

不過,會看我網誌的讀者,應該很多是正在準備衝Fuji Rock吧? 我想還是必須把一些觀念說清楚一點:

1. 歐洲和日本的情況不一樣,歐洲的雨通常不會下太久,而且衣物在旅館晾一晚就會乾。但在Fuji Rock則有可能是整整三至五天的崩潰游泳之旅!不會乾!不會乾!不會乾!

2. 現今科技來說,完全防水的塑膠/橡膠材料,不透氣,會悶汗。而透氣的防水織料,長時間淋雨之後,還是有可能會滲,Gore-Tex也不例外。所以我建議如果是織料材質的雨衣,可以帶兩件替換穿。

3. 所以說我這次的鞋子穿法,還沒經過Fuji Rock的考驗,有機會再和大家報告。或是大家有心裡準備的話,可以自己試試。

4. 不太篤定的裝備,可以帶備用選項,像我這次其實還有帶一雙濕了沒差的勃肯鞋 (結果實際上沒有必須用它撐場的情況,只當休閒鞋用),雨衣有多帶一件輕便型的(完全沒用到但我以後還是會帶)。

5. 面對下雨還有一個解方:就是不要太在意。就是說,除了「防水的鞋子」,「易乾的鞋子」也是一個選項,有興趣的人可試試。


  • 歐洲音樂祭的特別規定

上圖是我這次帶進Download音樂祭場地的所有物品。

這次必須比Fuji Rock更精簡,因為歐洲目前有許多音樂祭、演唱會都規定,攜帶的包包不可以超過A4尺寸,且一人只能一個。這個限制真的是很嚴格,市面上大多的背包都超過啊~

另一個重要規定,就是不能帶水壺。場內有提供免費生水或販售瓶裝水,或也可以自己帶「還沒拆封過的瓶裝水」(所以前往會場的路上都要忍住不能喝... ) (很多演唱會則是連瓶裝水都不能帶,大型相機也是,大家要詳閱規定)

因為這樣,所以我帶進場的東西要很精簡,不能像在Fuji Rock還帶酒進去。其實大多洋人都是可以一身輕鬆,或以很有型的裝扮參加,但我們畢竟對那邊的天氣不適應,還是以能照顧好自己為優先!

1.一物多用的防水外套:

這件是台灣雨衣廠牌MORR的大衣。為什麼不帶Fuji Rock必備的斗篷雨衣呢?雖然在Download音樂祭裡面穿,不至於太違和(歐美沒人穿這種,但各種奇怪的服裝都有,如果在這邊不能做自己,我不知道還有哪裡可以那麼自在了),但是考量到要兼普通外套使用,且在城市裡也要穿,我還是帶大衣型的好了...

2.防盜腰包:

這其實是運動用的「Flip Belt」,我覺得使用起來非常有安全感。而且真的可以裝很多東西~

3.鴨舌型的防水帽:

一般是說要帶大盤帽,不過這次是正好逛到這頂,一見鍾情~鴨舌型的優點,是雨衣的帽兜可以罩在帽子外,也是挺方便的。這點我覺得大家各有所好。

4.毛巾:

雖然在歐美比較沒人這樣披在脖子,不過我好喜歡啊。可以沒事擦擦手擦擦臉,晚上溫差大時當圍巾。

5.防水側背袋:


特別推一下,這是台灣品牌Hanchor出的~看起來輕薄,但用起來是覺得有耐操,容量也算合用,而且防水。我在裡面塞了一件保暖衣,還有雨褲,在太陽下山後拿出來穿。


這是我自己找到的用法:它還可以掛在大背包的腰扣側邊,一些隨手要用的東西放在裡面,就不用一直卸下背包。

6.真的很小的折疊椅,加裝綁帶:

英國人顯然沒有在看星爺的電影。他們規定不能帶水壺、不能帶便當盒或保溫袋,但是卻可以帶摺凳XD (就是在Fuji Rock那些折疊椅都可以帶)。

但我不打算帶上次那張蝴蝶椅,因為這次必須更精簡輕便,所以又在拍賣找了這款,重量只有200g :


真的是很小的凳子,但仔細想想自己的使用習慣,其實我會癱坐的時間不多,所以能讓我稍微歇腳就夠了。往地上一丟就可以坐,省了很多麻煩!


它最棒的是,翻過來還可以當第二個袋子用! 所以我加了一條綁帶,更好提。

7. 壓縮腿套、真的很好的襪子:

慢跑用的壓縮腿套,可以預防小腿腫脹。只有這三天要穿,我就只帶一雙,不洗了。

真的很好的襪子?是美麗諾羊毛襪,它可以穿個一星期都不會臭,所以整個旅程帶兩雙就行了,對輕量化很有幫助,也省了不少洗晾的功夫。一雙要五六百元以上,真的是奢侈品,但我發現,為自己好好挑選一種裝備,每天晚上脫下它後,好好把它整理攤平,這種珍惜的感覺滿好的。

----- 一些新的心得 ------

  • 不要帶棉質衣物

這是從登山知識中學到的。棉質的缺點是乾得慢,容易產生異味,而且它在潮濕吸水的狀態下更讓人不舒服。

知道這點以後,我每次走在路上,經過散發恐怖酸臭的男性,會發現他們真的都是穿棉質T恤。實在很想抓住他們說「拜託丟掉你的棉T吧!」(各位大德,請幫忙把這個知識散發出去)

所以我這次全身上下,都帶運動型的排汗衣材質(人工聚酯纖維)。一般那些常見的運動品牌就可以了,旅行用途不太需要買到很高端的登山用品。不妨選擇二線卻實在的品牌,或去outlet碰碰運氣,可以找到CP值高的物件。

我原本都是帶一堆免洗小褲褲出國,但這次發現也有排汗材質的,更好洗易乾,所以就決定只帶三條出門,每天洗澡時順便搓一下就行。


我所謂的基礎衣物,包含內衣褲、背心(或T恤)、襪子、緊身褲、然後不想太顯露屁股線條的話可以搭一件慢跑小短褲。這小短褲還兼睡褲還有泳褲,被我操到極限!

我上次的筆記是說,Fuji Rock的氣溫不需要穿到內搭褲,但這次在歐洲就很需要。而且我發現了更棒的東西,就是「運動緊身褲」

不需特別買肌肉壓縮功能的,這在某些情況下不太方便。買普通的緊身褲(我甚至會買大一號),平常冬天都可以穿!我完全回不去傳統褲子了,這種實在太舒服~~

你可以把它當內搭褲一樣使用,而最大的關鍵是材質,它不是棉、也不是絲襪用的尼龍,前者不易乾,後者不透氣。運動用的緊身褲,在冷天氣中的保暖效果比一般褲子好,而稍微變熱時,也不會太不舒服。

其實我最後也沒有按計劃洗衣服,有時候實際的情況就是不太方便洗晾(或累了),所以我一整套衣服可能會連續穿超過三天,結果並不會太難以忍受。


之前一直提到的薄外套,就是找遮陽外套、或最薄的長袖運動衫。一樣要找排汗力佳的。在英國偶爾熱起來的時候,或是Fuji Rock大部分的氣溫,都可以派他們出場。

  • 適度升級裝備

越高端的輕量級戶外用品,通常代表著要花越多錢。但我想這點就是照個人能力來分配,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。

我覺得最值得花錢的裝備,就是一些基礎衣物了,包含以上提到的排汗衣、緊身褲、襪子,這些在平時生活都可以穿,不會因為旅程結束就將它們束之高閣。

往上一個層級,是鞋子、背包、外套。請大家務必試試一些登山類型的品牌,這些東西不一定比流行名牌還貴,但機能來說往往是很實用而舒適的設計,例如背包就是讓你可以更輕鬆地負重,而且就算不防水,也很容易乾。

所以我現在完全回不去了,會覺得流行品牌的「價格與價值」對我來說意義不大,因此流行衣服比較少買了,也對奇奇怪怪的紀念品興趣缺缺,我想把資源放在旅費,和好用的裝備。

其他就是一些登山露營的神奇道具了,看看也滿有趣的,但不一定要買,也可以自己尋找一些有創意的替代方法。例如說防水收納袋是質感不錯,但日常的塑膠夾鏈袋也可以達到完全一樣的效果。


這次除了42L的登山包,還有一個15L的「攻頂包」,很簡單輕便,它可以收在大背包裡,行李爆量時就當擴充包。除了音樂祭必須用小側袋,其實我一般也都是揹這個背包進行每日活動。


登山系的包包,通常可以很方便的外掛東西。我利用兩個D型登山扣,就可以將安全帽掛上。此外水罐、塞不進去的大衣,都可以比照辦理,在收納整理方面有很大的彈性。

  • 挑戰當輕量化背包客

建立裝備清單,連每一套衣服怎麼組合、穿幾天、洗衣日期都排好 (考慮進住宿點的種類和天數),這樣就可以看出什麼東西是重複多帶了。

用這個方法我分析出來,我只要帶二套基礎衣物就足夠,其他都是不同機能的外套與配件。旅程中我每三天換一套,並且旅程期間只要洗兩次就行。 (我覺得這種燒腦的活動好療癒啊)


電子版裝備清單,刪改了好幾個月才定案。


我現在雖然不太用保養品了,但考量到歐洲氣候乾燥,還是用醬油小瓶裝了一些乳液。這種小包裝可以在49元店找到,有小豬小魚等造型,很可愛~

  • 秤重魔人

推薦這本書,帶大家進入超輕量的境界,看完之後會覺得,如果這樣都可以在野外活下去,旅行有什麼難的?

看了這本之後我也走入了變態的境界,就是每件物品都要秤重!!

「每一克都要列表計較」看起來是很過頭的行為,其實我也覺得不用做到太標準,但把這當成一個行事原則是不錯。而一件一件秤重的過程,是更去熟悉你的每一項裝備。


看完之後會覺得自己的功力跳了好幾倍!

最棒的收穫是,當你一個個比較秤重,做取捨時會更少猶豫,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會更果斷地放棄,不如把這個份量留給其他必要物品。

「鋸短牙刷之前 (計較少少幾克),不如先決定什麼不要帶」書中觀念是這樣傳達的。

羽絨衣的帽兜拆下來,會省50克。天然羽絨不能遇潮,所以它的帽子真的沒有必要。有毛帽還有風衣的帽兜比較重要。

  • 夏日冰島保暖裝備

因為是六月去,而且只以首都雷克雅維克為據點,所以我沒有帶太厚,基本上遵循三層式的原則:最底層要穿排汗衣以排除身體濕氣、中間層是保暖空氣層、而最外要防風雨。

比較冷的時候,我會在最裡面穿一件「自行車外套」,它是一種讓你可以在12度的氣溫下極限騎車的衣服。當你活動起來,它會保持著你的體溫,所以在冰島有時候我甚至會脫下大衣,只靠它保暖。

雖然一般定價都很貴,但這件車衣是我在英國的運動用品網站找到半價的,寄到台灣兩千有找。羽絨衣和防水風衣都是支持台灣品牌,沒有到登山等級,堪用就行。


厚外套類同樣是準備兩件,可以替換穿,真的很冷的話,就是全部穿上。 


車衣外套很棒的一點,是背後的口袋可以很安穩的插著瓶裝水!不會容易掉,而且你也不會覺得有負擔。


雖然說防水收納袋不是一定得花錢的道具,但還是...嗯,手滑買玩具。 這放在日常背包內使用,主要是保護好你的保暖衣物,尤其羽絨衣絕對不能濕掉。 (所以我一直認為,背包不需要買全防水的,也不用帶雨罩,把裡面的重要東西個別保護,比較實在)

一般來說我們要保暖上半身,是比較多道具可達成的,但腿容易被忽略,而全身皮皮挫的原因常是因為腿冷,這時外套穿再多都沒用。

而我沒有多帶褲子,就只靠上面提到的運動緊身褲,大不了全部穿上。「沒有緊身褲解決不了的事情,如果不夠,那就穿兩層!」

我這次都是帶冬季用的厚版,下次去Fuji或許可以試試薄版的。在雨中穿短褲其實比較方便,但有點擔心跌倒受傷的情況。

更冷的時候,再套上雨褲吧!便宜又很輕!(為什麼不買登山褲?這種東西,或許是機能最完善的,但醜醜的東西我更花不下手...而且回國後的日常也穿不到)


基礎衣物+兩層緊身褲+雨褲+車衣外套+羽絨衣+大衣,這種全部衣服都套在身上的情況,是在爬冰川的時候。一陣冷雨襲來,荒原中完全無可走避,也只能忍著繼續走。但過了一下子雨停了,因為體溫的關係又會想脫一兩件外套。


結果就是這樣塞滿42公升的背包了,這個包的尺寸很剛好,是可以隨身上飛機的尺寸,但如果塞到極限,會有點超標,所以一定要像在玩俄羅斯方塊一樣,細心把形狀整理好。(這張照片是旅途中的爆滿貌,大衣還得夾在頂蓋)

理論上,以上不到十公斤的裝備就足以環遊世界了,衣服勤洗即可。進入了這樣的思考模式後,會覺得以前拉一個「沒辦法用自己的力量抬起來」的大行李箱,是很不合理的。

  • 檢討大會

這次第一次挑戰背包旅行的形式,自己摸索了很多,最後覺得還有一些改善的空間。

1---東西還是帶太多了。這次其實大多的時間,我的東西都是爆滿出來的,必須放在小折的車箱,或是把備用小背包拿出來用。

2---真的還是東西帶太多了,登山型的背包因為沒辦法像行李箱攤開一目暸然,所以你必須自己很清楚每樣東西的位置。而我這次的物品數量顯然是超過腦容量了,常常要翻找很久。最後還弄丟一些小東西。

3---檢討後,下次不會帶的東西:

圍巾:雖然舒服,但魔術頭巾比較輕便

太多毛巾:若旅館會提供,自己頂多帶一條輕便的就行

太多收納袋:去年我有寫過「行李收納袋」的利用方式了,大家可以再回去看看。不過在背包的情形下,收納袋的使用是更細膩的藝術。這我以後進步一點再寫。

太多食物:實戰後才發現一包「尾西乾燥飯」可以分成兩餐吃。其他泡麵什麼的也帶太多了,明明知道自己喜歡嘗試國外食物。

太多廚具:水果刀、砧板、保溫袋,好像可以省略。燜燒罐雖然體積大,但在這次冰島英國行程算是幫了不少忙。然而如果是日本就比較沒必要。

濾水水壺:不敢喝英國生水所以帶著,但最後覺得若是短期行程,還是買瓶裝水比較省錢。


這次吃了好幾餐這種東西,就是登山食「尾西乾燥飯」,加上超市食材一起燜煮。這次的戰術就是每天吃一些儲備糧食,然後偶爾上餐廳時就不用太在意預算。


英國不是沒有好吃的東西,是你要花夠多錢,才能吃到好吃的...

+++

這次旅程到底是多複雜啦? 請看路線篇。

661 次查看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